第195页(1 / 1)

这几天已经来过不少打听的客人,看来前头的掌柜的没说假话,这食肆的回头客确实不少。

客人离开,陆遥让小豆继续在前头看着店,自己和在后面收拾院子,小年坐在他旁边缝招晃。

灶台用的年头久了,上面沾了一层油泥,陆遥拿着小铲子一点点铲干净。切菜的案板也生了绿毛,打了一桶水刷干净放在院子里晒着。两把菜刀都是前头人留下的,不太锋利了等赵北川回来让他好好磨一磨。

另一边赵北川赶着骡车一路打听着来到城中铁匠铺子。

“请问咱们这有没有这样的铁锅?”从怀里掏出纸递给铁匠看。

“没有,倒是可以给你现打一隻。”

“多久能出来?”

铁匠摸着下巴琢磨了一会儿道:“你要多大的?”

“九寸宽的。”

“大概十天左右能做出来。”

“太久了。”

铁匠道:“我这不少活都着急,也不能光打你那口锅啊。”

“多给您一百文工钱,帮我们加加急如何?”

铁匠爽快的答应下来,“中,三日给你打出来!”

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,赵北川从怀里拿出定钱递给他,三日后取锅时再付剩下的钱。其余的炖锅和蒸锅用陶釜就行,家里的铁锅也可以拿来用。

铁匠铺子旁边就有石匠铺子,屋里摆着许多现成的石磨盘,赵北川估量了一下后院的大小,买了一个中等的石磨,花了两贯多钱。

石匠要叫人帮忙抬车上,赵北川摆摆手在他目瞪口呆的表情下,一个人脚步轻快的搬到骡车上。

大件买完就剩零碎的小东西了,出来的时候陆遥嘱咐他买二斤盐,二斤糖,两坛子油,一坛子醋。

这些东西跑了半天才买齐全,一起拉回铺子上去。

屋子从里到外都收拾干净了,窗户还换了新窗纸,一进屋亮堂堂的心里都明快几分。

赵北川把车上的东西一样一样搬到后院安置妥当,将口袋里剩下的银子交个陆遥,“锅得三天才能打出来,多花了一百文。”

“不算贵,正好不耽误咱们开业。待会儿你把刀磨一磨,把陶釜安置上,我去城中转转肉菜,小年跟我一起去不?”

“嗯嗯!”小丫头脑袋点的像小鸡啄米,她最愿意跟嫂子一起逛街了。赶紧把针线收拾好放回笸箩里,兴致勃勃的跟着陆遥上了街。

长兴街房租贵,东西自然也贵,买菜食还得去西市那边。

西市没有铺面,大多数人铺着稻草坐在地上,摆摊子一日只收三文钱,附近村子里的百姓经常来卖东西。

有山里挖的新鲜野菜,有春天刚长出来的小毛葱,也有自家养的鸡和鸡蛋。人们讨价还价跟打仗似的,闹哄哄得热闹极了。

小年一到这种地方就觉得熟悉,好像回到下三里似的,拉着陆遥的手道:“嫂子,这跟咱们以前住的地方没两样。”

陆遥笑道:“甭管多大的城,总有这一片地方供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地方。”

两人边走边看,偶尔问问价格觉得合适就买一点,走到一个卖鱼的商人面前,陆遥停下脚步。

“大叔,你盆里这鱼怎么卖的?”

汉子四五十岁,晒得黑黢黢的,呲着一口黄牙道:“十文钱一斤,买的多给你算便宜些。”

陆遥蹲下看了看,都是活的花鲢,个头不小每个都有四五斤重。

“您这鱼是在河里抓的吗?”

“都是自己抓的。”

“这么大的鱼每日能抓多少条?”

“这个没准,多的时候四五条,少的时候抓不到。”

陆遥抬起头,“听您口音不是本地人,是南方来的吧?”

“诶,老家是湖州的,早些年闹灾跟着族人北上,打鱼的手艺倒是没丢,可惜这边人都不怎么爱吃。”

陆遥笑着点点头,北方除了沿海地带,喜食鱼肉的人不多,靠山吃山靠水吃水,不像南方人从小就打渔吃鱼,习惯了鱼的味道。

“若是我每日都把你的鱼都包下,最低卖多少钱?”

老汉子愣住,“都……都包下来?”

“嗯。”

“最低给您算八文……不,七文!”盆里这几条鱼他得卖两三日才能卖掉,有时鱼死了就不值钱了,放上半日臭了就得扔。

若是每天打的鱼都能直接卖出去,那可就方便多了,他也有空闲做的别的活!

陆遥道:“我给你个地址,明日一早你把活鱼送到我铺子上,只要活的鱼,如果鱼不行我就在别家买。”

这人一听立马拍着胸口保证,“客官放心,这鱼但凡蔫一点,我都不给您送去!”

陆遥把自家铺子的地址告诉他,后天开业先买几条鱼养在后头的海缸里,到时候用起来方便。

路过卖猪肉的摊子问了问价格,镇上猪肉是五十文一斤,县城的猪肉四十五一斤,到了府城价格竟然跌到四十文一斤。

小年有些不解的问:“嫂子,为什么越大的地方,猪肉反而越便宜呀?”

“因为买猪肉的人多了,卖猪肉的自然也多,有便宜的谁会去买贵的?久而久之价格就会慢慢压下来。”

陆遥顿了顿,“当然,他们卖的便宜赚的也不会少,因为秋水镇才多少人,这府城有多少人?”